Second slide
学术会议动态

“文化遗产研究与知识生产的新可能”学术工作坊在厦门大学顺利举办

2023年11月10日  点击:[]

近日,“文化遗产研究与知识生产的新可能”学术工作坊在必赢官网206会议室举行。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暨中国语言文学系刘晓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段颖、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所黄剑波、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孟凡行、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张青仁、云南大学伍马瑶人类学博物馆张海超、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赵晓梅、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暨历史文化学院李正元、浙江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肖云泽、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缪芸、必赢官网卢成仁等老师参加工作坊交流。

大合照

会议开始,刘晓春老师首先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等四份文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四份文件的内在联系,并从中讨论了如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问题。他认为,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刘晓春老师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生产的原则、主体和使命进行了讨论,阐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人类知识新形态的思考。

随后,各位与会学者围绕文化遗产研究,从不同学科领域的视角切入,进行了精彩的分享。张青仁老师在座谈中分享了墨西哥学界对非遗保护的知识贡献。黄剑波老师强调了文化遗产保护中多重角色的主体性,并从三个层面阐释了知识的生成性和过程性,提供了一种更具行动性的重新理解“地方知识”的视角。孟凡行老师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体论特征及其现代社会的反思性建设展开讨论。肖云泽老师关注作为“共鸣治理”的江南竹文化以及当下共鸣的遗失,将新“共鸣关系”的形成与竹子转型及其遗产建构的可能性联系起来。张海超老师以傩面具、甲马纸和瓦猫为例,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流行文化的跨界过程。缪芸老师通过云南景迈茶山的案例诠释了文化遗产动态建构的过程。卢成仁老师对作为区域研究新脉络的文化遗产进行了探讨。

在11月5日上午,赵晓梅老师反思“物”之实践的历史经验对于当代社会的意义,认为关于文化遗产的公共知识生产应该更多地展现社区与权威话语的互动。李正元老师关注农业文化遗产中关于劳累的生命体验,由此引出对生命伦理、农业生产伦理和灵性经济伦理的思考。段颖老师通过三个案例探讨文化遗产生成和演变的人文与社会生态,再思遗产、地方世界与多重主体性,以及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传承与保护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每位学者的分享激发了在场师生的更多思考,参会人员围绕每一项汇报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在会议的最后一项议程圆桌讨论中,参会人员进行自由讨论,各抒己见,讨论至正午而意犹未尽,会议在热烈的学术氛围中圆满结束。

撰稿:陈杨珏 杨雨 李燕

摄影:陈杨钰 杨雨

编辑:何静

审定:毛毛

联系我们

电话:(592)2180933/(592)2180133 电子邮件:ssa@xmu.edu.cn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大学路182号厦门大学曾呈奎楼B栋二楼 邮编:361005

扫码左侧二维码关注

必赢官网公众号

版权所有© 2019:Bwin·必赢(中国)唯一官方网站-登录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