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ond slide
必赢官网

心怀理解关怀为先,扎根需求急人所急——记魏爱棠老师

2020年11月26日  点击:[]

个人简介

魏爱棠,福建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人类学硕士,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社会工作硕士,厦门大学人类与民族学系人类学博士,必赢官网社会工作系系副主任、社会工作专业教授。魏爱棠老师的主要研究兴趣包括:社会工作、文化与社会工作伦理,文化遗产与人类学研究。


代表性成果

项目:

“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创新研究”,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2007年;

“遗产政治过程中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认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9年。

代表性论文:

2015,赋权视角下的城中村社区认同重构:城中村社区博物馆的行动研究,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

2018,Conjuncture and cultural reprod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embedding: social work practice in the context of government purchase of services in China,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 ,NO.11,1,18-40,2018-10-12

2020,村庄边界与城中村社区营造在地伙伴网络的建构,中国社会工作,第2期

2019,“集体为本:城中村失地老人的资产建设与福利生产”,《中国行政管理》第2期。

2018,“城中村改造与社区资产建设的‘地方维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16期;

2011,“遗产运动中的政治与认同”,《厦门大学学报》第5期;

2007,“全球化语境下的农村学校教育与农村文化认同”,《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6期;

2007,“中国高校学校社会工作的路径选择”《厦门大学学报》第1期;

2006,“神话与历史的对立与整合——一种历史人类学视野的理解”,《史学理论研究》第1期;

2005,“下岗失业者‘非理性’择业观剖析”,《经济学家》第3期;

2004,“群体需求与环境资源的失衡——关于民办自闭症教育生存状况的个案研究”,《中国特殊教育》第6期;

专著教材:

2015,《加礼的记忆:泉州提线木偶戏的遗产认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做有备而来的参与者、“以人度己”的改变者

在人类学的田野上眺望,用社会工作的养料因地施肥。人类学出身的魏老师,原想把人类学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那几年中,确实期盼过可以投身人类学,成为一个人类学家”;但在后来学习社工硕士课程的一次农村社会工作实习过程中,来自现实的发问给了老师很大的触动。“当时我们的实践项目其实有非常鲜明的人类学田野研究的色彩,但是,我们在总结反思行动时遭遇了驻村工作员比较激烈的批判,他问我们整个过程中谁是最大的受益者,我们进到这个村落开展了那么长时间的田野研究,最终给村民带来什么改变?这是我在之前很少关注到的”。在亲力亲为的行动、观察中,在对人类学和社会工作这两门学科的融合思考以及在和社会工作专业的年轻人的交谈中,魏老师真正意识到了两个学科的差异以及其关联之所在:田野是人类学者发现、检验并提炼知识的缔造来源;但对于社工,田野工作更像是发现在特定情境中需要被关怀的求助者。“人类学作为研究者希望搭建他们(边缘群体)和主流社会连接的桥梁,但是他们的生活还是他们的生活;可做社工的话,在那个过程当中,我会投入情感和行动的部分”。一个报以理解和包容,另一个致力于推动弱势群体自助能力的提升;一个感受并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一个发现并解决当地人的困难;一个是参与者,一个是改变者。当目睹并亲历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思考并权衡了两种角色扮演所带去的价值归属后,魏老师在参与者和改变者间,选择成为后者。

如何去改变呢?“我们与他们同行”是魏老师秉承的理念。当适时脱下“研究者”“实践者”的外衣,把资料的获取、信息的整合视作“改变”的必由之路,以“我能为他们带去什么”的思维方式指导行动,“同行”才会真正扎根于我们的内心。换言之,唯有持“以人度己”的态度且行且思考,站在“局内人”的角度看问题,把“他们需要的”与“我可以做到的”相匹配,将“供需”对接,才能使受助者的所得最大化。

那么,“同行”和“以人度己”的训练又从何而来呢?对于魏老师而言,答案是——人类学的培养。

“你和你的对象同行的过程中,需要去了解和理解,人类学的知识方法就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去运用”。对多元文化的感知与包容、带着疑惑与好奇进入实地的问题意识、同当地人劳作所生发的关系联结等等,得益于人类学长期的培养与训练,如此,同理心和探索心才得以成长,最终助力“改变者”的行动落地成实。

正如魏老师所说,“很多社工服务的开展需要人类学的思维,需要具备人类学关于当地文化的知识成果”,将人类学思维运用到特定场景,以便更投入地参与、更细微地观察;用人类学搭建同社工对话的平台,做有备而来的参与者,在广泛的田野实践中捕捉问题、分析问题;而后做“以人度己”的改变者,在切实的体会中寻求出路、助人自助,对问题施以解药,化难为夷。


“急他们之所急,苦他们之所苦”

“人在情境中”是魏老师常常在课上提到的一句话,在老师看来,理解是改变的基础,能否带给服务对象最合适的改变,关键是要做到理解人以及他所生活的处境,同时理解所在处境与遭遇到的问题之间的关系。而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学习,恰恰能帮助社工更好地完善自己的知识基础,从不同维度进行情境再现。

也正是“理解”,使魏爱棠老师尤其关注社会中的边缘群体,看到他们的需求,“社工与边缘人群同行,边缘性关怀是其价值根基”,魏爱棠老师说道。在此次疫情期间,当社会的大部分资源都聚焦于特定的人群时,那些本来就处于边缘的人们的需求往往很容易被忽视。在偶然得知武汉养老院面临的巨大防疫压力后,魏爱棠老师意识到养老院老人的“脆弱性”,并凭借自己作为社工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为他们带去温暖和关爱。魏老师联合厦大社会工作系的师生与校友发起支援计划,开展了针对武汉养老院的紧急援助社会工作服务,解决了很多老人的物资需求。在魏老师看来,这是情理之所在、社工之所任,“在这种危机事件中,社工从来就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参与者、行动者;社工最需要关注的是边缘性群体的需求,以及如何让主流社会看到他们的需求并实施行动,而不是只想着如何让社工这个群体被看到,我觉得这是社工专业的社会责任,也是最重要的东西。”

正如老师所倡导的那样,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魏爱棠老师十分注重对学生边缘性关怀的培养,倡导用身临其境的感受深化社工对受助对象的理解。“我们关注的是服务对象所关注的问题如何能够得到解,所以我们是真正进入他们的生活,全身心投入,急他们之所急、苦他们之所苦”,魏老师如是说。

(右五为魏爱棠老师)


科研者,兴趣与关怀使然

推动科研者前行的动力是什么?是兴趣。“你不觉得辛苦,不觉得累,然后你在这里面有价值感就ok了”,兴趣是最好的导师、最有效的助推器、最可靠的动力源。如果遇到了疑难困惑,若在出发的起点,“先不要去判断这个事情到底是大是小,你就投入下去,不要去在乎别人怎么说怎么想”;若在跋涉的中途,请想一想来时的路,“等你很多年回头来看的时候,其实你会发现,最有意义的过程,实际上是你走过来的过程”。

作为一门以实务为基础的学科,社会工作要求其研究者在做研究的过程中更加关注所提建议的实操性以及与场景之间的连结。“不论是做个案,还是做循证研究,实际上是希望通过一个研究过程找到规律,进而关注这个规律与实务场景之间的连接,以及这个“连接”是否可复制。我想这是从事社工研究需要关注的点。”同时,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从西方文化中发展出来的专业,其理论和实务与我国的社会文化情景的连接也是魏老师非常关注的,包括社工如何立足我们自身的文化去理解本土的社会工作,用本土的社会优势来发展我国社会工作的实践策略

如果把科研比作一株花的成长,兴趣是浇灌它的雨露,那么为它输送养料的,则是关怀心与同理心。“发现边缘性需求,培养敏感性和洞察力”,为处境的改变奠定前提和基石;“如果你没有社会关怀,你很难在这一条道路上走得更远”,唯有挖掘自身的关怀心和同理心,才能更好的在特定环境下感同身受、于具体场景中“度人于己”,改变困境、改善当下。


她是强大的实干家,也是温柔的指引者

社会工作是一门以实务训练为基础的应用型学科,进入实务场景是每一位社工学生的必经之路。带着初出茅庐的果敢与真诚,学生们急迫地想结合所学,将其运用于助人的实践中;但是从书本中、课堂上所构建出来的丰满想象在复杂的现实生活面前只能算得上冰山一角。对于帮助同学们实现知识与实践的接轨,魏爱棠老师有她独特的方法,她不止是经验丰富的实干家,更是温柔的指引者:她不提供答案,却更愿意不厌其烦地一步步将学生引向深思与寻索。19级社会工作硕士的学生在谈到魏老师时说:“她总是很认真地聆听学生的想法,跟随学生的思维步步引导,耐心等候那份水到渠成。”当学生处于困窘中时,魏爱棠老师引导他们在每一个失败的尝试里看见成功的部分,从他们能够掌控的点出发,帮助他们发掘自我价值。这种“能力感”的建立不仅在专业训练上使学生深受其益,在生活方面也成为一种可贵的习惯。

除了处事上的信心,魏爱棠老师期待学生在实务过程中建立的,还有不断学习的能力。在老师看来,实务过程不仅是应用知识的过程,更应该是探索知识的过程。这种知识可能来自督导老师,或是合作的社工、义工,甚至是服务对象或照顾者。与实务场景中相关方的互动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知识,而想要获取这些知识,最重要的是进行对话与批判性的思考,从而自觉地进行反思和总结,正如老师所说,“比起教授学生实务的技巧方法,教会他们获得知识的方法更为重要”。

与此同时,在魏爱棠老师眼中,任务指标从来不是衡量实习成效的唯一标尺。相较之下,她更关注学生在实习中的投入:不能只将专业实践视为获取知识的渠道,更重要的是投入服务对象的生活。正如魏老师常常说的:“社会工作专业性的灵魂扎根在对边缘群体需求的关怀之中”。正是基于这样的专业情怀,学生才会不断“钻”到实务中,真正体会社会工作的独到魅力。

寄语:

“人生不能总在权衡,无论事情大小,只要感兴趣,那就去做吧!”

作为过来人,当谈及往事,魏爱棠老师笑称自己这一路走来都“身不由己”:魏老师最初的理想在人类学,但在厦大社会学系任教时,系里恰逢在厦门开拓社工实习基地,于是魏老师跟随当时的系主任,开始接触志愿服务、社区服务,慢慢开始了解社会工作。彼时中国的社会工作还是一片大雾迷蒙,魏老师免不了在二者之中拉扯与摇摆;甚至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她觉得自己在这两个专业中都找不到归属,用她的话说就是:既不像社会工作专业,又不像人类学。后来的数年里,她执着地往社会工作领域埋下根去,令她意外的是,她并没有与过去割裂,相反,人类学对文化脉络和社会结构的认识使她对文化独特性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对情境有了更敏锐的体察,而这些又形成了社会工作行动的重要基础。过去田野鲜活的经历、激烈的观点碰撞、严肃深刻的体悟以另一种形式沉淀进了生命。因为兴趣,不管他人的评价、不论事情的大小,她都全心投入。行之愈远,她也愈深领略到社会工作的魅力所在。如今看来,现在所做的事情竟是最适合她,也是她所热爱的。

所以,“人生不能总在权衡,无论事情大小,只要感兴趣,那就去做吧。多年后回头,你会发现真正有意义的是走过来的过程,每一条路都有每一条路的精彩。”


撰稿:周欣曼、陈景榕、娜依兰

图源:网络

编辑:杜满春、王雅琳

审定:毛毛

联系我们

电话:(592)2180933/(592)2180133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大学路182号厦门大学曾呈奎楼B栋二楼 邮编:361005

扫码左侧二维码关注

必赢官网公众号

版权所有© 2019:Bwin·必赢(中国)唯一官方网站-登录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