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ond slide
必赢官网

行之愈笃,知之益明——童敏老师访谈录

2020年07月03日  点击:[]

 

 

于实践中悟实务之真知,于生活中寻人性之常理;

于课堂中解学生之疑惑,于研究中立社工之学问。

今天让我们跟随童敏老师一同走近社会工作,

探寻社工的独特魅力。

【人物简介】

童敏,厦门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社会学硕士,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硕士,香港理工大学哲学博士(精神健康方向)。厦门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建设项目主要负责人,全国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社会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专家、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福建省民政厅和厦门市湖里区社会工作专业督导,长期从事社会工作实务和相关研究,发表社会工作方面的中文学术论文一百余篇、英文论文数篇,出版论著多部;主持过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民政部以及横向的社会工作课题多项。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健康照顾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化和本土化以及中国文化与社会工作。

07A7D88A05E43FC111F814900EA_C91F7607_48EC1

奔跑在社会工作的建设田野

求学阶段的童敏老师兴趣广泛,曾横跨社会学、社会工作和心理学等多领域学习。这种多元的教育背景让童老师对社会工作有着更具广度的认识。童老师认为,社会工作与心理学、社会学的共通性在于研究人的行为规则,了解自己的同时了解他人,“我自己觉得这三个学科其实目的都一样,都是想找到人在社会场景当中的行为规则。人在一种社会处境当中怎么想怎么做呢?这个做怎么能让自己让身边人都会觉得比较舒服?”

童敏老师在香港理工大学进修时参与的青年深宵服务工作带给他很大的触动。“有些深夜还流浪在街上的青少年,他们会拿着铁棍、石头打架,这个年龄血气方刚的,很容易出人命。这需要社工协调处理,把他们带到政府安排的救助站,并进行社会工作服务。”这样的服务是极为有益的和必要的,但在十几年前的大陆却是一片空白。

回到大陆后,童敏老师开始致力于推动建设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基地,历经十多年的“摸着石头过河”,如今的社会工作发展态势大好,童敏老师常常跟学生说:“现在是学社会工作最好的时候”。因此,哪怕临近退休、双鬓微白,他依然奔走在第一线。童敏老师的所有成就也都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在反思中不断总结而来的。正如他所反复强调的,“社会工作是做的学科”,他从来不照搬理论、照抄西方,而是在实践中探寻本土的、中国的社会工作发展。例如,面对今春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童敏老师敏锐地意识到,社工应该积极联合民政部门,在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风险管理意识等方面发挥专业作用,这些从实践中来的新理念将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向更为广阔的领域拓展。筚路蓝缕的道路中,虽险滩在前,亦风光无限。

a41f728c38da18ba1d6f5e

探索在社会工作的发展前沿

虽然,国内的社会工作发展态势良好,但关于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在本土做服务的时候,照搬西方是行不通的,我们得有所调整才做得下去,但怎么能既有效,又能在学理上说得通,证明我们做的也是专业的呢?”

由此,他十分重视实务研究与经验总结,并保持科研成果的高产出。从教以来,他以文字记录下实践中的所思与所想,著有《社会学概论》(合编著)《社会个案工作》《社会工作实习指南》等8本专著教材;写下《反思、批判和反身性:实现‘助人自助’的三种服务策略”》《“社会工作本质的百年探寻与实践》《当今西方精神健康服务发展的新趋向——复原模式的演变与争论》《东西方的碰撞与交流: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与和谐社会建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代表性论文。

理论研究方面他秉承着要“先懂得别人的思路,不能自说自话”的观点。因此,他深入探究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经过历时十年的梳理与总结,终于在2019年6月正式出版了著作《社会工作理论——历史环境下社会服务实践者的声音和智慧》一书。“从来没有断过,每天早上一起来就想着做这件事情,只要有一点时间就拿笔就写,哪怕在外面出差也会拿纸头来写。”这是一条艰难的路,可是“路就是这样子走出来的,不这么做,看起来好像没有出路”。这个问题不解决,他总觉得社会工作在中国很难生根,“这样教学生,我心里不踏实;这样指导一线社工,我更不踏实。”童敏老师在实践中将理论、实务、研究相统合,探究中国本土化的社会工作服务逻辑,试图理清中国特色的专业价值与专业选择,如此才能真正地“另起炉灶”,让世界认可中国社会工作自己的专业逻辑。

沉醉于社会工作的生活魅力

正如童敏老师在《社会工作理论》导言中提到的,社会工作有一项共同的、与众不同的重要魅力:“它是一种助人活动,不仅可以帮助服务对象解除困扰,也可以让社会工作者获得成长(Fook,2002,:vi)”。对童老师来说,社会工作对别人有帮助,自己也学到很多,把生活安排得更好,让自己更开心,也让身边人更开心,这是对的事情,做对的事情心里才踏实。正如他说:“和别人打交道,你讲的不一定要好,但一定要是自己经历过的,这样你心里就有底气,才不会自己怀疑自己。”如果有幸上过童敏老师的课,一定会对这句话深有感触,他在课堂上所讲授的东西都是他真正经历过的,2017级硕士生郑静雯说:“对于课上同学们的提问,童老师都能一语道出精髓,先理出同学提问的思路,再以大家能明白的方式讲给大家听懂,而不是自说自话。他能把实务和理论、社工和生活融会贯通,运用得游刃有余的,有一种看破人生的释然感。”课堂上的他,底气十足,意气风发。

教学不仅仅来自课堂,社会工作极强的实践性让专业实习成为学习的一大重心,在实务中,他一如既往地细致体贴、以身作则。谢翡玲同学分享道:“某次去调研,我们比约定时间提早了半小时到达,我觉得直接上去至少有个地方坐着休息等待,但童老师说现在上去会打扰人家即定的工作安排,于是我们一直在楼下等到约定时间提前五分钟才上楼。”这样的同理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既是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也体现在童敏老师对学生的教导上。2017级硕士生黄俪俪回忆道:“记得刚去护理院实习时,亲历了老人过世的事件,人生中第一次离死亡如此之近。当时夹杂着惊惧、伤心和愧疚,又想到多年前离世的爷爷奶奶,眼泪止不住偷偷流了一下午。那天正值每周一次的实习督导,童老师来了。督导结束后,在回学校的路上,老师没有直接安慰我,而是分享了他的个人相关经历。也是那一次,童老师借着实习中的事件完成了对我的生命教育。”谢翡玲同学还提到:“有一次出发前下起了大雨,童老师让跟街道沟通看能不能让老人家们别来了,下雨路滑可能会有危险,我们可以先调研其他人员。”科研不是傲慢的托词,不要因为自己的需要给对方带来麻烦,是童敏老师教给学生的为人态度。

作为学者、老师、系主任,他奔波在科研、教学、行政工作中,但巨大的工作量依然被他安排得井井有条。郑静雯感叹道:“他的项目经常要全国各地飞来飞去,偶尔听他提起来‘昨天在浙江,明天在山西,后天在福州’,但我们的上课、组会、督导他都从来没有耽误过。”童老师也直言:“很多时候学生的论文我都是在火车、在飞机上改。”面对几乎挤占生活的工作量,童老师也安排得井井有条,常常在结束工作后他还会回家做饭,在工作与生活中掌握着他所强调的平衡。对此童老师举重若轻地说:“你说累不累呢?当然累,累的时候就少干一点,不重要的事情就往后拖一拖嘛。”秉承着一份热爱与感恩,童敏老师始终向前。“人生中有这么好的机会能有几次呢?我想尽量多做一些。”而对于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情,童老师常常用“张力”一词来表述,面对自己与他人、与环境的张力,他常常说:“想做一件事情首先要考虑的不是‘我要做什么’,而是‘我能做什么’,现有的资源能够为我提供哪些支持?想着‘能做什么’,做起来就容易;想着‘要做什么’,张力就出来了,想法越强烈,张力就越大。”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为所能为。

0f71c535-beb2-4ad3-a761-dab284549e50

给学生的建议

童老师十分强调实践和经历,他如此要求自己,也如此回应同学们。 “理论真的那么重要吗?如果不能应用,理论也就是研究者一个人思维。”他主张理论的建构需要建立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支持学生多多参与实践。在“做”的过程中感悟。基于此,童敏老师给同学们提出了三个建议:

第一,没经历的事情别发表意见。不说没有经历的话,只讲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尊重别人的生活。

第二,不要验证自己的想法,而是要想怎么做有成效。验证自己想法的结果往往是更看不清楚,因此,不用急于说服,想法很容易被否定,但做出来的实际成果是坚实而有说服力的。生活是在行动中让别人相信、让自己自信的过程。

第三,同理来自实践。只有在“做”的过程中才会意识到困难,才会对差异产生包容,才会对他人产生关切,才会对生活抱有感恩。

童敏老师不断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实践不仅是一种学习社会工作的必备要素,也是一种融入现实生活的务实理念。社会工作是帮助人的学科,通过实践帮助他人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将助人、务实的价值理念融入生活,不仅是对我们自身的锤炼,也将使他人与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撰稿:唐雨晴、黄尹盈、阿热发提、房义坤

编辑:马倩、王雅琳

审定:毛毛


联系我们

电话:(592)2180933/(592)2180133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大学路182号厦门大学曾呈奎楼B栋二楼 邮编:361005

扫码左侧二维码关注

必赢官网公众号

版权所有© 2019:Bwin·必赢(中国)唯一官方网站-登录入口